“技能拍卖”是一种双赢
“技能拍卖”是一种双赢
来源:新疆日报
景双善“王殿坤,纺织服装设计比赛第一名,月薪起价4000元,开始竞拍!”“新疆裕泰驼绒4200元,新疆名成制衣4400元……盛达昌服饰5000元,5000元一次,5000元两次,5000元三次,成交!”这是一个真金白银争抢人才的动人场面。近日,在2015乌鲁木齐职业技能大赛暨职业培训成果展示现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拍卖会,“拍品”是大赛获奖技能人才的职位。12人通过竞拍从400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找到了高于预期月薪的工作。
这也是乌鲁木齐市第一次尝试职业技能拍卖。职业技能拍卖是指求职者发布简历,招聘方开出职位、薪资,要求面试。短期看来,拍卖模式抬高了人才价格,这是一种高效的对接。尤其是对于刚刚完成融资的团队,往往可以在极短的时间把整个团队组织起来,而花费远比猎头低。长期来看,虽然拍卖模式还处于萌芽期,仅仅在热门行业的热门职位效果明显,只能作为一个补充渠道。但随着人才市场卖方化的日益明显,预期不远的几年,拍卖模式就会开始从补充渠道变成主要渠道之一,而越早进入这个渠道的招聘双方,就越能获得更多的成长期红利。正如一位被拍卖人选所言:“我来拍卖,既是为了薪资,更是为了机遇。”
当前,我国就业结构矛盾突出,技能人才“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人才技能拍卖这种用人形式,对于改变就业形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促进职业技能工作者与用人单位很好地实现互利共赢。首先,能缓解就业压力,增强职业技能工作者的信心。相比以往职业技能培训与指定单位签订用工合同、毕业生直接输送的模式而言,人才技能拍卖无疑给技术过硬、勤学苦干的“蓝领”人才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凭技能取胜,靠本事拿高薪,再也不会受到学历不够高、找工作渠道窄的限制;其次,能实现企业与技能人才更好地对接。人才拍卖拓宽了企业招收专业技能人员的渠道,让企业对用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能以合理的成本挖掘到最适合的人才;第三,能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离不开技能人才,企业的发展和赶超更需要依靠技能人才。
回顾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许多企业中不乏高级“工匠”,甚至不比当时的先进国家差多少。我们也曾大力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钻一行”,给予了高级技工很高的荣誉和不错的待遇。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培育“工匠”发生了“断代”现象。我们一些企业不仅丢掉了“工匠精神”,而且缺乏传承“工匠”的氛围。如今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社会呼唤“工匠精神”,市场需求大量的产业工人,希望各领域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大国工匠”,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